随着如今买房的人越来越多、房产知识的普及也越来越广。现在买房的人也开始关注建筑密度,那么建筑密度和容积率有什么区别呢?建筑密度怎么算呢?下面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小编带来的详细介绍吧。
1、概念不同
容积率是衡量建设用地使用强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建筑密度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建筑密度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小区内的建筑密度太大或太小都不是很好,在一定的区间范围内合适就好。
2、计算方式不同
建筑密度计算公式为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
容积率计算公式为容积率=地上总建筑面积÷可建设用地面积。
建筑密度等于建筑占地总面积除以用地红线范围面积乘以百分之100。
建筑密度通俗点来说其实就是说在这个小区中所有的建筑面积是多少,是指它的覆盖率。在计算的时候我们首先就需要了解这个小区的规划用地面积是多少,然后还需要了解所有建筑的总面积,把这两个数据相除再乘以100%就能够得到建筑密度是多少。通过这个建筑密度,我们能够了解到剩余的空地率是多少,以及这个小区的建筑密不密集。
咱们举个例子来具体说说,假如一个小区的总面积达到了10000平方米,而在它其中的建筑群面积有3000平方米左右,通过3000除以10000就能够得到这个小区的建筑密度,那么也就是说这个小区的建筑密度是30%。正常的情况下建筑密度不能够超过50%,要不然整个小区就会显得非常拥挤,房子比较多就会影响到居民的舒适度。比如通风采光效果不会特别好,同时公共设施也比较少,因为有一些公共的面积还要留下来作为绿化或者停车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