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需资金周转大多数人会想到贷款。而银行大多都是锦上添花,迫于贷不款的压力,就会出现有些人铤而走险伪造个人信息贷款的情况。
借款人如果向银行提供虚假个人资料获取贷款,将会被以恶意贷款欺诈罪追究刑事责任。
我国《民法典》规定: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2、使用虚假经济合同的;
3、使用虚假证明文件的;
4、使用虚假产权证书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5、以其他方法骗取贷款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也属情节严重:
1、向银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行贿骗取贷款,数额较大的;
2、挥霍贷款或者利用贷款从事违法活动到期无法偿还的;
3、隐瞒借款去向逾期不偿还的;
4、为申请贷款提供虚假担保,贷款期满拒不还款的;
5、以他人名义申请贷款,逾期不偿还的。
一、征信受影响
伪造贷款资料作假被发现,情节较轻会留下不良信用记录,影响你将来房贷、车贷、信用卡等银行信贷业务的办理。
二、银行黑名单
伪造贷款资料作假被发现,银行不但会拒绝贷款申请,而且会反你拉入黑名单,以后再想在银行贷款肯定是不可能了。
三、被判刑
伪造贷款资料作假被发现,构成贷款诈骗罪的会按刑法标准量刑。具体量刑标准可以参考上面《民法典》中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