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普遍呈现颓态。很多人在问房产这个过去20多年承载了绝大部分中国家庭财富的载体,现在还能靠得住吗?站在2023年的时点上,我们怎么才能做出更好的购房决策呢?
2022年国家陆续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且在疫情结束之后不少城市的房价都呈上涨趋势。2023年楼市迎来了开门红,“低首付、低利率、低门槛”时代,现在贷款购房是合适的。具体原因如下:
1、土地成本
首先,搞清楚高房价是怎么来的?
在我国一套房子的土地成本是比较高的。根据相关部门统计结果显示,土地成本占房价的比例大概40%,有部分地区达到50%,还有一部分地区可以达到60%。看一个城市的房价会不会大跌,直接看它的土地拍卖价格就清楚了。如果土地拍卖价格没有大跌,房价基本上就不会大跌。任何一个房企开发房子,都是为了能赚钱。没有利润的话房企是不会去做亏本买卖的。
有人就会想:“高房价原来是土地财政造成的。”有了这个想法后,就会对土地财政抱有怨气。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土地财政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了。它被大量地用于建设公共服务设施了,比如你家小区附近的公园、地铁、体育馆、城市绿化、道路交通、公立医院以及公立学校等。
2、房贷利率
房贷利率降了,多地都将首套房的贷款利率降低至3.7%了。许多持观望态度的购房者都心动了,楼市的回暖也有迹可循,刚需买房的好时机就是现在。当经济增长之后,人们的住房需求就会逐步释放。不管是刚需性住房也好,还是改善性住房也罢,都会逐步迎来缓慢地回暖。
3、购房需求
因此在经济恢复增长时,购房需求会被释放,银行房贷利率也会重新获得支撑。这就决定了银行的房贷利率不会无限制下跌,能够跌破4%,进入3%的区间,就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我们不能单方面想象房贷利率暴跌,然后去割银行的韭菜,这是很不现实的。
2023年我们普通人要做的,是在市场环境中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购房成本,能省多少省多少,能减轻多少压力算多少。3.7%的银行贷款利率之下,再结合公积金贷款3.1%的利率,可以将综合房贷利率降低到3.5以内。从利率角度来看这已经是比较划算的了。
1、要多看多对比
一定要舍得在买房这个事情上花时间,买房可能是我们人生中最大的一笔消费,多花点时间是不会错的。看的房子越多买到好房子的概率越大,当然前提是一定要理性不要冲动。
2、不要掏空所有积蓄去买房
留点储蓄以备不时之需:没有疫情之前可能很多人没有储蓄的意识,疫情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留点储蓄用来抵抗风险有多么重要。突然失业、天降之灾,身体突变等都需要我们能够立马拿出钱来去解决这些我们始料未及的问题。
3、能买新就不买旧
房子和很多商品一样也在快速的迭代,市场不好对很多真正有需求的购房者是一件好事,这件好事并不是体现在价格上,而是体现在产品质量上。